被网友评为中国最难懂的方言—温州话 终于有了部权威辞典
近年来,我市把温州话作为“温州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对其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2019年3月,温州市委宣传部启动《温州话辞典》编纂工程,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剑谨担任编委会主任,浙江文史馆研究员、温州方言专家沈克成担任主编,在颜逸明、温端政、游汝杰、潘悟云、陈增杰、吴安其等著名语言学家的帮助下,经过收集、整理、研究、编撰、校对等多个阶段,历经两年付梓出版。著名书法家林剑丹为辞典题字。
《温州话辞典》共收录9000余个字头、2800余条温州话词汇,较完整、成体系地展现温州方言的特点与流变,颇具学术研究价值。辞典配有国际音标、同(近)音字标注方音,不仅可以查询温州话字音、词汇、语法及解释,还附有地道的温州话例句,较好反映出温州话的汉语方言面貌,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温州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同时,为了增强辞典的生动性和可读性,还设计开发了《温州话辞典》有声版,读者可以便捷地通过手机端听到温州话地道、标准的发音。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
打开《温州话辞典》有声版
↓
首发当日举行了启封仪式,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吴安其、北京大学教授孙玉文通过视频进行主旨发言并肯定《温州话辞典》的成果价值。“汉语词汇史上,有些音变构词现象在我国绝大多数方言中消失了。温州话中保留了这种读音的区别,这反映了温州话在研究汉语词汇史中的价值。”在孙玉文看来,如《温州话辞典》等地点方言辞典的编纂不仅具有了解某地文化的重要作用,更能反映当地的文化创造。吴安其认为,温州人以勤劳和开拓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积极融入海内外发展热潮,在激烈的海外商业的竞争中,温州话给海外温州人带来情感上的沟通,为乡亲同胞增添了凝聚力,“发挥在外温州人优势,我们不仅要把这部辞典做成给温州人看的方言辞典,还要争取做成给全世界人看的温州方言辞典。”
在活动现场,记者还采访了《温州话辞典》的总编沈克成。沈克成告诉记者,这本辞典不仅是一部学术巨著,更是本土与海外温州人的情感链接。
温州话本身作为一种方言,它的学术价值很高,而且很有特色,需要挖掘整理,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温州在外的华侨华人人数非常多,如果把这本书送到每个华人华侨手上,以乡音勾起乡愁,勾起对我们家乡的眷恋,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工作。
在《温州话辞典》启封面世后,社会各界都踊跃认购,其中,本土企业万洋集团一家就认购了两千册。万洋集团副总裁章毓林告诉记者,传承发扬温州本土文化,他们责无旁贷。
我们万洋集团是一家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环境的企业,它是在温州诞生的一家本土企业,所以它有非常深厚的温州文化底蕴,长期以来万洋集团一直是致力于温州文化的传播。这次我们认购温州话词典也是我们支持和传播温州本土文化的一种延续。后续我在想我们会把这份词典一部分用于我们海外包括一些商会,一些侨团,还有国内国外的一些华文学校,通过他们把温州文化向世界进行传播,第二部分我在想,因为我们在全国有近100个产业园,这里面都有深深的温州文化底蕴在里面,我们想通过这个平台把温州话词典,让他们在全国各地都能对温州文化进行传播,当然还有我们每年会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我们也可以把这部分作为一份厚重的礼物赠送给他们,让他们一起来参与温州文化的传播。
温州兰立方酒店董事长、中国烹饪大师黄宗燕也参与到此次辞典的认购当中。他告诉记者,餐饮文化是本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他希望通过这部词典,能够让食客们对温州本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对温州的饮食文化也能产色新的体会。
因为我做的是温州的饮食文化,吃的文化和和升华的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要传播温州话,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我们温州的文化。
共同富裕,文化先行。《温州话辞典》编委会表示,希望这部典籍和“温州家人”系列电视剧一样,成为温州独特的城市IP,展现“追求卓越、守正创新、富于创造、大气包容、美美与共、奋斗奋进”的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内涵,让更多人走进温州、读懂温州、爱上温州。全市基层文化阵地代表、重要城市窗口代表、商会、侨团、群团组织代表以及科技医疗教育等各类人才和最美温州人代表在首发式上接受赠书,他们将为《温州话辞典》的传播接力。市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购买。据悉,《温州话辞典》的首发信息还将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景中国》栏目,向海外发布。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百晓讲新闻视频号,欢迎关注~
定了!全国免费 猕猴桃阳性,部分已售出!
小学生要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鹿城出台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办法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内容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陈谦 摄像:郑翔
编辑:剑岳
责编:金旸谷
审核:王欣杰 方赞
监制:王振辉 翁逻沿 温作杰
总监制:邓雄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