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自称大和民族,这两个字是他们从一部中国古籍翻出来的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了。由于日本此时并没有统一,所以最早朝拜周朝的倭国,后来寻求魏国帮助的倭国和拿回金印的倭国,必然不是同一个国家。只是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也是实在难分清日本岛上哪个国家到底是哪国,于是便全部叫做倭国。不过在《梁书》中,有一篇《扶桑国传》却这样记载:其有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里……扶桑国者…,这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原政权对日本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大约是到了公元4世纪左右,当时的关西地区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政权,它先后统一北九州和部分本州,并随后进一步吞并日本,由此开始日本诸岛逐渐合并为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在面对中原政权的时候,同样继承了倭国的称呼。但巧合的是,倭国的日本读音是“yamato”,这和三国时期的邪马台国“yamataikoku”极其相似,所以很多史学界就认为邪马台国就是日本国的始祖国。

之后时间进入隋唐,中日之间开启了历史性的交流。可不交流还好,这一交流……日本的官员逐发现在中国人眼中“倭”有点略微贬义的意思啊。当然了,在现代汉语中“倭”是形容“矮小猥琐”,可在古代的时候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它是通假字通”逶迤”的“逶”,同时表示是魏国的属国(“魏”字去右边的“鬼”字舍去“魂魄”之意,加上左边“亻”加上往来的“友人”)。可不管怎么样,日本人觉得到了是决定自己名字的时候了,于是便取“日光照耀之地”“日出之国”之意,正式向唐朝政府申请使用“日本”二字为国号,并在武则天时期获得了认可。

这里许多人就纳闷了,你自己国家的名字你自己改不就行了么,干嘛要征求别人的同意?其实这是因为不管是“倭国”还是“日本”都是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原王朝外交的时候,让中国人的使用的称呼,而不是他们自己叫自己的称呼。那么他们叫自己做什么呢?

前文提及,此时日本人叫自己都是叫做“yamato”这个读音,但是由于日本当时最在乎中国,可中国偏偏叫着他们不喜欢的“倭国”这个称呼。所以公元6世纪的时候,日本最出名的政治家圣德太子从《论语》里摘取出“礼之用、和为贵”之句,取名“大和”,而读音同样为“yamato”。到了公元757年,日本正式下令使用“大和”二字代替“倭国”。

也正是如此,我们现在称呼公元4世纪那个在关西发展起来(现在京都奈良一带),并逐渐统一日本的国家就为“大和国”。它是邪马台国的继承,同样是当代日本国的起源。

所以讲到这里,我们对日本为什么叫做日本,为什么又自称大和民族应该清楚了。不过结尾我们还是要讲一个搞笑的事,虽然日本人觉得你(中国)把我取名叫做“倭国”太不好听啦,我要改名字改名字,取个高大上的“日本”。

先不说在汉语语境里“日本”两个也没“倭国”(倭从一个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完全是因为日本自个儿干的好事)好到哪儿去,就是日本要求改称呼后,可唐之后中原王朝史书却依旧称日本为“倭国”。

揭秘日本大和人种的源头,其实就是这几大民族的后裔

和族又称日本民族、和人或大和族。大和一词源自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和族是日本国的主体民族,约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主要分布于整个日本列岛。

关于日本人的民族来源,尚无定论。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特别是《山海经》中就有着若干记载。《山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献典籍之一,它记录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川地形地貌、物产和民族分布,以及相应的历史故事,涉及的年代包括周朝、商朝、夏朝直至先夏时期,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

《山海经》的其它篇章,则记述着中国人多次向东海诸岛屿迁徙的事迹。《山海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地理文献典籍之一,其中就有关于日本列岛及大和民族的记载,据周朝文献《海内北经》明确记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

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时,先人来自于何方,在渺茫的历史和纷纭的传说中早已不可追寻。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个时间,人类就开始了向日本列岛持续不断的移民迁徙了。这些移民大多是黄皮肤的蒙古人种,主要由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及汉人和朝鲜人混合而成。他们沿着朝鲜半岛而下,渡过海峡,登上了这个位于东亚尽头、曙光总是第一抹生起,却是火山密布的列岛。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曾记载了公元前210年,术士徐福奉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是徐福把秦代的文明,传入了日本,当时的日本社会处于绳纹时代,正是因为徐福的东渡.所以他在日本被尊为农耕神、蚕桑神和医药神,日本纪念徐福的祭祀活动历千年而不衰,这是不争的事实。徐福所带领秦朝的军队及百工,这在日本当时的原住民看来,他们就象神仙一样,因为徐福等人的武器以及工艺和文化,对于还处于原始阶段的日本原住民来说简直就是天神了。

后来,徐福等人拿着兵刃征讨处于原始阶段的原住民,徐福轻松地统治了日本诸岛屿并且在日本诸岛繁衍生息。徐福带来的“童男童女三千人”繁殖了大量的孩童,这些孩童又继续繁衍生息绵绵不绝。这三千人既然是童男童女,身材自然不会太高,再加上过早结婚生育,生下的孩子自然个子很矮。于是,大和民族产生了,徐福便是这些童男女的最高领导,这些童男女便是大和民族的真正祖先.

日本和族是一个善于学习与汲取的民族,公元646年,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大量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派遣大量的"遣唐使"前往中国唐朝进行学习,促进了日本氏族制度的瓦解,为日本的封建化奠定基础。公元1868年,明治天皇推行"明治维新",在"文明开化"、"和魂洋才"的思想指导下,大量吸收欧美文化,为日本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基础。

在历史上,中日之间曾发生过四次重大战役:第一次为白村江战役,公元663年的白村江(今韩国西南部的锦江)海战,是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交锋,以日本惨败而告终。第二次是明万历朝鲜之役,这又是一场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役.同样是以日本惨败而告终。第三次是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甲午战争,这是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以中国惨败告终。

第四次就是惨烈的抗日战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军在4个多月内,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攻陷。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其中1800多万人死亡,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因此,和族大概是华夏民族最不欢迎的民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gt7用什么视角 琵琶和古筝相比,哪一个好学?
top